首页 > 财税分享 > 财税分享 > 上汽这艘巨轮,即将驶入深水区

上汽这艘巨轮,即将驶入深水区

发布时间:2024-07-10 21:44:48来源: 15210273549

作为国内产销规模最大的汽车集团,上汽集团的人事换防终于尘埃落定。

 

7月10日,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,宣布董事长陈虹正式退休,王晓秋接替陈虹担任上汽集团董事长,现任上汽集团副总裁、上汽大众总经理贾健旭将接棒王晓秋出任上汽集团总裁。

 

上汽这艘巨轮,将在老船员与新舵手的护航下,驶入下一个周期。

 

对上汽来说,这将是波涛异常汹涌的新海域,想成功穿越风浪,既要稳住巨大的船身,同时要找准方向、加速前行,每一步都很难,每一步都不容有失。

 

陈虹与上汽的40年

 

1983年春,在嘉定安亭的一座旧厂房里,20多个上海汽车厂的工人用了两个星期组装好了一台德国轿车,也就是第一辆国产的桑塔纳轿车。

 

与此同时,在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的同济大学,22岁的陈虹作为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学生,刚刚开始三年级的课程,彼时他可能没有料想到,自己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,就是参与桑塔纳轿车项目的引进。

 

1984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上汽,陈虹一路从技术员做到了董事长,一干就是40年。而这40年,也正是上汽从弄堂小厂成长为国有汽车领军企业的40年。

 

如果以10年为一个单位来划分,第一阶段,初出茅庐的陈虹在参与桑塔纳轿车项目的引进落地过程中,见证了上汽大众的有无到有。

 

第二阶段,他亲历了上汽通用项目从萌芽到落地生根再到枝繁叶茂的全过程,并且从项目副总经理一路成长为上汽通用总经理。到2004年他调离上汽通用时,这家合资公司已经实现了年销50万辆的突破。

 

前20年在合资品牌的经历,陈虹的主要职责是将国外先进的汽车技术引入国产、消化吸收,2004年底升任上汽集团总裁后,他开始着手于打造上汽集团自己的本土化研发体系,以及进行自主业务的开拓。

 

这十年中,通过对英国罗孚品牌和LDV核心资产的收购,陈虹打造出了荣威、名爵、大通等一系列自主品牌,实现了上汽自主业务对乘用车和商用车细分市场的覆盖。

 

在经历了集团全部关键岗位的历练后,2014年5月,53岁的陈虹出任上汽集团董事长,开启了十年的“陈虹时代”。这十年,也是中国汽车产业最跌宕起伏的十年。

 

2014年,中国汽车市场还是合资品牌的天下,那一年乘用车销量排名前十的榜单中,合资独占9席,前四名中三家来自上汽,长安汽车是唯一进入榜单的自主品牌;

 

那一年,比亚迪的第一代双模混动车型秦才上市不久,一年的销量规模只有1.5万辆,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是一片蓝海;蔚来和小鹏刚刚创立,理想汽车还在孕育中,特斯拉也刚刚进入中国市场。

 

那一年,上汽集团已经连续第九年蝉联国内汽车集团销量冠军,在外界看来,彼时的上汽集团合资业务遥遥领先、自主业务蒸蒸日上,前景一片大好,不过陈虹已经开始谋划新的布局,他看到了在传统汽车业务之外,电动化、网联化、智能化和共享化这新四化趋势的崛起。

 

履新之后,陈虹曾带队拜访过硅谷的风投公司,考察基于新四化的创新技术和项目,还对上汽集团的研发体系进行了整合,将战略规划部一分为二,成立了聚焦新能源和智能驾驶技术的前瞻技术研究部。

 

陈虹的目标,是把上汽集团从一家制造型公司转变为头脑型公司,创新是第一要务,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,陈虹也从不手软。过去十年,上汽集团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等核心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近1500亿元,累计获得26000余项有效专利。

 

而从规模和业绩的层面来看,这十年上汽集团的表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。2018年是陈虹任内的高光时刻,也是整个上汽集团的巅峰,当年的年销量超过700万辆,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达到9022亿元和360亿元,这是一个至今没有车企能超越的纪录。

 

而2019年开始,随着中国汽车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,上汽集团也进入了拐点。过去的五年,合资品牌逐渐式微,新能源车市场也从蓝海变为红海,内卷与价格战成为新常态。

 

告别了巅峰时刻的上汽集团,2023年销量502万辆,大体上回到了2013年的水平。但我们显然不能简单粗暴地用唯销量论来概括这十年,对于一家目标是跨越百年的大企业来说,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和自身境况不同,销量有起伏,运势有强弱,这都是客观现象。

 

眼下对于上汽集团来说,还处于转型的阵痛期,超期服役的陈虹在此时身退,多少会有些“功未成”的遗憾。

 

不过更为重要的是,接棒陈虹的新舵手,能够平稳地带领上汽这艘巨轮,沿着既定的航线继续向前。

 

老船员与新舵手

 

1964年出生的王晓秋,既是上汽的老船员,也是新舵手。与陈虹的履历颇为相似,王晓秋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上汽,也曾在集团多个岗位任职,包括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两大合资公司和皮尔博格、上柴等零部件企业,而他的职业履历中最为重要的一笔,是在上汽乘用车业务书写的。

 

2003年,上汽首次启动自主品牌项目,王晓秋就是项目负责人,主导了上汽对罗孚全系列核心技术产品的知识产权收购。三年后,荣威品牌正式发布,王晓秋成为了上汽乘用车公司第一任总经理,成功打造了荣威750、550等热销车型。

 

2009年王晓秋短暂离开了上汽乘用车,2014年7月,在陈虹履新上汽集团董事长两个月后,一纸调令让王晓秋重返上汽乘用车担任总经理。

 

当时上汽自主业务承受了很大压力,销量下滑、亏损加剧,充当救火队长的王晓秋用了四年时间带领上汽乘用车走出泥潭,不仅推出了荣威RX5这款在中国自主品牌历史上极具代表性的爆款车型,也实现了自主品牌占比超50%并扭亏为盈的目标。

 

技术出身的王晓秋,面对媒体向来是能说敢言的形象,放在今天他的每一句话都有上热搜的潜质,但是在当时互联网上还不流行金句的年代,王晓秋的直言更多地体现出了他对发展自主业务独到的见解,以及敢想敢为的做事风格。

 

比如当初收购罗孚核心技术后,王晓秋直言“买了阿迪达斯,并不代表我就是姚明了”,他认为要打造出成功的自主品牌,只靠技术收购是不够的,最重要的是能够将收购来的技术进行消化学习,以及从研发到管理再到制造的全体系能力的建设。

 

2014年王晓秋重返上汽乘用车的时候,荣威品牌正经历着销量下滑和经销商退网的压力,他当即决定砍掉6万辆的年度销量目标,并表示这“不仅是在给经销商减负,也是要给我们自己争取反思布局的时间。”

 

2016年荣威RX5大获成功后,带动整个上汽乘用车势头向上,但是王晓秋已经预判到了残酷的行业淘汰赛即将开始,2018年开始“先活下去,没有销量就什么都没有,有销量就有希望”成为他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

 

2019年7月升任上汽集团总裁后的王晓秋,逐渐远离媒体视线,我们也很少在公共场合再听到他的醒世之言,但是有这样一位对汽车行业能始终保持清醒客观认识的老船员掌舵,对于转型期的上汽集团来说至关重要。

 

而接替王晓秋担任总裁的贾健旭,则是上汽集团管理团队70后少壮派的代表。此前他曾负责上汽集团整车业务欧洲市场的开拓工作,2018年开始担任延锋总经理,后者是国内排名第二、仅次于宁德时代的零部件供应商。

财税分享更多>>

领克08 EM-P汽车正式登陆欧洲市场,起售价约人民币40.4万元 广汽丰田“一价到”“一保到底”,威兰达与锋兰达重塑市场价值 测试日产Ariya Nismo——外观运动感强 丰田又添\"爆款\"!2025款RAV4荣放亮相,配TSS智行安全 宝马最畅销车型宝马 X3 迎来大改款 苹果正在内部测试适用于 iPhone 的 iOS 18.3.1 系统版本 3000 元预算的高性价比平板精挑细选 三星Galaxy S25系列手机今日起陆续登陆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 同属大众品牌,为何上汽大众品牌略逊于一汽大众? 理想 L6 上市即爆款,它凭什么? 预售价10万-20万元,广汽丰田铂智3X纯电SUV官宣下月上市 解码拼多多“新质供给”:产业带高质量转型的新电商实验 实探 | 楼市新信号!市场期待“小阳春” 有点意思!与三大公司排名完全不,vivo还是Q4第一 2025年荣耀大动作:跨界合作,AI升级 中兴通讯AiCube:高效部署DeepSeek,助力企业抢占AI时代先机 你的人生第一部智能手机是啥,我的是999元的红米手机一代 高管公布魅族海外布局动态 网友称希望新机以全新“ZERO”品牌亮相 别抢Pura 70系列了!华为新旗舰爆料,影像搭配有点炸裂 产品实力不断飙升,OPPO全新折叠屏即将登场!2024稳坐全球TOP4 赛力斯申请“问界伏羲”商标 未来有望推出多款创新车型 喜欢SUV但怕费油,SUV里谁最省油?车主推荐了几款,你喜欢哪款 上班族买车看这!性价比高的家用SUV,实用性还强,值得入手? 谁才是真正的“卷王”?长安UNIZ对比宋DM-i,15万混动SUV大乱斗 华为艾优、未野、小米迷你mini剃须刀怎么样?好不好用?测评揭秘 1.4T帕萨特家用够吗?几位车主给了答案,你同意吗 朋友轩逸开着不错,换开朗逸后,我想了很多 10多万的中大型轿车,续航650km,配FSD悬架,星海S7值得选吗? 北上广热门车型揭晓!特斯拉Model Y夺得冠军 比亚迪腾势N7迎来OTA升级:新增城市领航与车道辅助功能